知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近日惊喜亮相巴西游戏展,与当地玩家热情互动。这是他自2016年以来首次重返这一拉美重要展会,恰逢《死亡搁浅2》“世界连接巡演”拉丁美洲站收官,小岛也在记者会上首度披露了大量幕后创作理念。
在接受外媒TheGamer专访时,小岛深入解读了新作的角色设计哲学。他表示,《死亡搁浅2》的角色构成并非基于国籍划分,而是借鉴《星际迷航》中“企业号”的多元协作精神。“我从小痴迷于不同背景的人共同应对挑战的叙事,希望将这种理念融入游戏角色设计中。”
关于系列主题的延续,小岛强调核心仍是“连接与孤独”的辩证关系。“第一部聚焦个体孤独,而续作中,山姆虽然仍背负孤独,但‘DHV麦哲伦号’让他拥有了同伴。”他特别指出,游戏中的“社会连接系统”影射了当代人在高度互联时代中的真实困境——技术越发达,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反而越脆弱。
小岛透露续作的整体基调将比前作更轻松,增加更多互动玩法与荒诞场景,但这并非刻意迎合,而是对玩家反馈的真诚回应。“过度连接未必带来真正沟通。疫情期间我们体验了远程协作与元宇宙,但我意识到——过度连接也可能导致更深的分裂。”《死亡搁浅2》的Logo意象正源于此思辨:“当连接过于密集,人反而如同被操纵的木偶。”
在叙事结构方面,小岛直言不再设置传统意义上的反派:“每个阻碍主角的角色都应有完整背景与动机。我对前作反派的设计并不满意——他们只是按套路出现、威胁、然后消失。这一次,我希望所有角色都具备值得深挖的人性层次。”
小岛特别称赞诺曼·瑞杜斯与蕾雅·赛杜的表演,认为他们为角色注入了超越剧本的生命力。“如今除了动画游戏,几乎所有作品都通过动作捕捉构建表演。我坚持与优秀演员合作,不是为了‘拍电影’,而是让游戏角色真正拥有灵魂。”
被问及现实环境对创作的影响时,小岛坦言开发者无法脱离时代背景。“疫情时我曾因病隔离,那段经历深刻影响了创作。如果《死亡搁浅》诞生于后疫情时代,它的情感表达和故事结构一定会截然不同。”
小岛最后强调,《死亡搁浅2》仍将延续对人类情感与社会连接的探索,目前游戏尚未公布具体发售日期,但开发进程顺利,团队正全力打磨体验细节。







 
		 
		 
		