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外媒Automaton报道,东京电玩展主办方日本计算机娱乐供应商协会(CESA)在今年6月至7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有超过51%的日本游戏公司已在开发过程中使用AI技术。参与调查的企业包括卡普空、Level-5、史克威尔艾尼克斯、世嘉等多家知名大厂及众多独立工作室。
这些公司表示,AI目前主要被应用于生成视觉素材、构建故事框架、文本生成以及辅助程序编写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有32%的CESA会员公司透露,他们正在利用AI技术协助内部游戏引擎的开发。
尽管生成式AI在游戏行业中的潜力一直备受大公司高层讨论,但很多人可能没想到,它已在日本游戏开发中悄然普及。Level-5和卡普空等厂商已公开表示广泛使用AI,涵盖画面处理、角色生成乃至代码辅助等多个环节。
不过,生成式AI在游戏中的使用方式及其引发的看法仍存在显著分歧。用AI加速重复性高、机械性强的工作(如编码或动画中间帧)普遍被接受,但若试图以AI完全“替代”人类艺术家的创意工作,则仍存在较大争议。
这类争议或许正是部分公司对AI持保留态度的原因之一。例如任天堂就曾公开表示,因版权问题暂不采用生成式AI——这一立场与其长期以来在版权保护上的强硬态度相符。也有像拉瑞安工作室这样的团队,强调将在“负责任”和“保护人性化创意”的前提下使用AI。
拉瑞安CEO Swen Vincke在去年接受IGN采访时说道:“AI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提高效率的工具,能帮我们更快完成开发任务,但我们绝不认为它能取代人类的创意工作。”他还透露,团队为了保障美术质量,专门招聘了15名概念美术师,而不是选择依赖AI生成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