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ayStation的起源故事,对很多老玩家来说早已是耳熟能详的传奇:索尼原本与任天堂联手开发主机,却在CES展会上遭遇任天堂单方面“背叛”——后者突然宣布转投飞利浦合作。但当时主导项目的久多良木健却并没有把任天堂视为对手,反而从中看到了更深层的可能。他直言那台主机“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”。
在日本NHK纪录片《新Project X:开拓者们的游戏主机革命》中,久多良木健坦言,正是通过亲手拆解和反复研究红白机,他才真正确信:“我们能做出更强大的东西。”
主持人有马义雄将这段经历形容为“命中注定的相遇”。久多良木健甚至在孩子们还没开口要之前,就主动买了一台红白机回家。他回忆道:“按下按钮的瞬间就有反应,插入卡带立刻响起‘嘀嘀啵啵’的声音,游戏马上开始——那种直接和利落,让我非常震撼。”而紧接着,他就把主机拆了个彻底。
 久多良木健在纪录片中讲述PlayStation诞生历程(图源:NHK)
    久多良木健在纪录片中讲述PlayStation诞生历程(图源:NHK)
“可那是别人家的产品啊?”有马追问道。久多良木健却淡然回应:“就算它属于别人——不,它不属于‘别人’。这些科技产品本就是我们共同使用、共同生活的一部分。”
他进一步比喻:“就像电饭煲如果不好用,你自然会想‘这设计怎么回事?我觉得我能改得更好’。不,不是‘应该’,是‘一定能’。”随后他强调,“真正的进步,不是小修小补,而是持续地创新。”
正是这种信念,推动他与任天堂展开初步合作。他先是参与了SFC音效芯片的开发,之后更提出轰动一时的合作企划——“任天堂PlayStation”。然而这个被寄予厚望的“超级任天堂CD-ROM扩展机”项目最终破灭,久多良木健一度震怒。但他很快从挫折中看到了转机。
“从某种角度看,这反而成了我们的机会,”他回忆道,“我们不再需要被任天堂的架构限制,可以放开手脚,瞄准更大的‘电脑娱乐’领域,完全按自己的理念重新开始。”
久多良木健迅速组织起一支精干团队,并联合东芝工程师大桥雅秀,从零开始研发PlayStation硬件。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:说服游戏厂商为这台新主机开发游戏。由于索尼当时在游戏界仍是“门外汉”,多数厂商持怀疑态度。
“等你们卖出300万台再来谈吧,”时任索尼半导体部门副高级副总裁铃置雅俊这样说道。这话虽刺耳,却激励了团队。
转机来自南梦宫。这家街机巨头正渴望打入家用机市场,他们愿意赌一把。在南梦宫的带动下,陆续有60家公司、约300名开发者加入合作阵营。1994年12月,PlayStation在日本正式发售,首批10万台主机顷刻售罄。
后来的故事,已然写入游戏史。纪录片结尾温情致敬了大桥雅秀——这位关键工程师于1996年2月因癌症逝世。目前《新Project X》可通过NHK官网观看,需日本IP及NHK Plus订阅。



 
		 
		 
		