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游戏机史上的神级存在,任天堂红白机(Family Computer,简称FC)绝对是绕不开的传奇。相比更早期的雅达利等机型,FC才真正意义上开创了一个属于家用游戏机的黄金时代。不过有意思的是,美版FC并不叫“红白机”,甚至名字里连“Video Game”的字样都没有——它叫NES,全称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。
比起日版“家庭电脑”这个略带技术感的称呼,美版“NES”这个名字更让人摸不着头脑——字面上看,它更像某种“娱乐系统”而非游戏机。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时代性的战略决定。
前不久,美国任天堂前副总裁布鲁斯·罗里(Bruce Lowry)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命名的真相。他原本在先锋音响担任高管,却因公司业务调整失业,之后偶然加入当时还默默无闻的任天堂——这个选择,后来改变了整个游戏产业。
最初,任天堂曾计划与雅达利合作,以“Advanced Video System”(AVS)的品牌在美国推出FC。但1983年的美国游戏市场正深陷“雅达利大崩溃”的危机——市场被大量劣质游戏淹没,玩家对“Video Game”这个词极度反感,几乎整个行业都被拖垮。
任天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军北美。他们清楚地意识到,必须彻底切断与“Video Game”这个被污名化的词汇的联系。FC本身的设计已经跳出了传统玩具的框架,更像是一台精致的电子设备。于是他们决定启用一个全新的名字: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——NES。
这个名字巧妙地避开了“游戏机”的标签,转而强调“家庭娱乐”的属性。它不仅成功重塑了消费者对游戏机的认知,也挽回了市场对游戏产业的信心。也正因如此,历史学者和游戏老饕们常说:“NES,是雅达利崩溃之后的救世主”。
回过头看,NES不仅仅是一台游戏机,更是一次行业自救的时代象征——它用名字和产品,重新定义了什么是“游戏”。






 
		 
		 
		