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名资深游戏玩家,看到新一代主机价格持续走高确实令人担忧。最近ResetEra论坛上一项针对3000名玩家的调查结果引发了我的强烈共鸣——当被问及"是否会为一台售价1000美元的新主机买单"时,高达72%的玩家都给出了否定答案。
调查数据很有意思:43.2%的玩家直接表示"1000美元太贵,绝对不买",29%的玩家更倾向于把钱花在组装游戏PC上。只有15.6%的玩家认为"如果性能有质的飞跃可以考虑",而6.3%的硬核玩家已经在为这个预期价格存钱了。最有趣的是6%的玩家表示,除非新主机能实现"主机与PC的混合功能",否则不会买单。
作为一个经历过多个主机世代的玩家,我完全理解大家的顾虑。从PS5和Xbox Series X发售以来,不仅主机本体涨价,连手柄、耳机等周边设备的价格都在上涨,这在主机发展史上确实罕见。
我和很多玩家交流过,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虽然PC平台看似更灵活,但考虑到现在显卡、CPU等硬件的价格,组装一台高性能游戏PC的总成本可能比主机还高。不过也有玩家朋友坚持认为,PC平台的游戏折扣、MOD支持和多用途性更值得投资。
不得不说的是,主机玩家群体中永远存在一批忠实粉丝。有玩家朋友告诉我:"就算未来主机卖到1000美元,我也会想办法买,因为我就是喜欢躺在沙发上用手柄玩游戏的感觉。"这种对主机体验的执着,或许正是主机市场持续发展的动力。
说到现世代主机,我和很多核心玩家一样有些失望。PS5和Xbox Series X即将迎来五周年,但感觉它们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。这也让我对传闻中2027-2028年可能推出的PS6持观望态度——如果性能提升有限却要价千美元,那确实需要慎重考虑。
查阅历史数据发现,1994年的飞利浦CD-i主机售价就高达1000美元,按现在的通胀计算相当于2300美元!这让我不禁思考:如果未来主机真的突破千美元大关,游戏开发商是否也该重新考虑3A游戏的定价策略?毕竟对大多数玩家来说,主机+游戏的总体支出才是真正需要考虑的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