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迅在《狂人日记》里写道:"我横竖睡不着,仔细看了半夜,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,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。"而今天IGN一篇批评Xbox Game Pass大涨价的社论,将同样的笔锋对准微软:无论从哪一面看去,都只剩下两个字——贪婪。
IGN这篇重磅评论回顾了菲尔·斯宾塞执掌Xbox十年来的得失:从取消Kinect捆绑降低主机售价、大力推动跨平台游戏互联,到建立Game Pass订阅帝国,Xbox曾被视为"玩家至上"的代表。但随着Game Pass三年内三次大幅涨价、主机价格两次上调、以及大规模的裁员与工作室关闭,"贪婪"正成为Xbox新一代的关键词。
第一方游戏的"收割季"
2025年本该是Xbox玩家的狂欢年:沉寂十年的《忍者龙剑传》正统续作、TGA年度游戏提名工作室Double Fine的新作《Keeper》、被寄予厚望的《天外世界2》将在30天内接连登场——这三款第一方大作都将首发登陆Game Pass。
但玩家还没等到游戏发售,微软就先给了当头一棒:Game Pass Ultimate价格暴涨50%,达到每月30美元(约合217元人民币)。作为对比:14个月前该服务仅需17美元,PC版也从12美元涨至16.49美元。
涨价狂潮席卷Xbox生态
- 硬件涨价:Xbox Series X售价已达800美元,ROG Xbox Ally X掌机定价999美元
- 订阅服务涨价:Game Pass三年累计上涨76%
- 软件涨价威胁:《天外世界2》原计划提价,因玩家强烈反对才作罢
Game Pass的商业困局
微软为涨价辩护称增加了Ubisoft+ Classics订阅、《堡垒之夜》会员等福利,但核心吸引力——第一方大作首日免费——正变得越来越奢侈。这让人不得不怀疑:
- 800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等公司的成本是否转嫁给玩家?
- 裁员1万人的同时涨价是否合适?
- 订阅制真的能让游戏行业可持续发展吗?
游戏可及性的倒退
传统主机周期规律被打破:硬件未降价、订阅费飙升、软件价格面临上涨压力。在生活成本上涨的背景下,微软4万亿市值的公司选择优先保护利润率而非玩家利益。
残酷的现实:这一代Xbox可能被历史记住的不是《星空》或《极限竞速》,而是三次订阅涨价、两次主机涨价、上万裁员和贪婪的文化。讽刺的是,玩家当年最渴望的"稳定的第一方大作阵容"终于实现时,却发现这成了微软提高所有服务门槛的筹码。这不是玩家想要的交易——用游戏质量的提升换取整体游戏成本的暴涨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