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魔殿外,人潮排成长龙——所有人都在等那一声清脆的“叮”!
十八年前的互联网,我们在玩什么?
CS、魔兽、梦幻、天龙……那时的游戏,画面远不如现在的“开放世界”、“二次元大作”,玩法也没那么“卷”,却总让人觉得纯粹、耐玩,甚至有种现在难以找回的快乐。也许你和我一样,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,早已没时间静下心来好好打游戏。就算去了“怀旧服”,也总觉得,味道不对了。
但记忆始终温热。最近旭旭宝宝又掀起一波复古潮,也让我重新想起回合制网游的黄金年代——而我最怀念的,不是《梦幻西游》,是那款略显小众,却是我心中白月光的:《梦想世界》。
也许你觉得回合制又老又土,但在当年,它就是我们的“原神”,我们的“老头环”。
一超多强的时代,《梦想世界》的破局
二十年前的回合制市场,基本是“一超多强”。《梦幻西游》《大话西游》二分天下,《问道》《征途》等免费游戏也吸引了大批玩家。但玩法同质化严重,你刷师门我抓鬼,缺乏新鲜感。
也正是在这个时候,2007年,《梦想世界》出现了。
它做了一件非常大胆的事:抛弃技能书,改玩“招式领悟”。你不需要氪金买书,而是在战斗中有概率直接悟出新技能——普通招式还好,像“百鸟朝凤”这种稀有技,几率低到让人崩溃,但也正因如此,那一声“叮!”才显得如此珍贵。
“那时候主修枪,做梦都想要百鸟朝凤。”《梦想世界》是我回合制的启蒙——一位老玩家的真实回忆。
“看到领悟框弹出来,简直比爆装备还兴奋!”
不仅如此,《梦想世界》的战斗系统极富策略——招式之间彼此克制,召唤兽也讲属性相生相克。打副本时队友经常喊:“对面要群了!快出单攻反制!”那种预判成功、以弱胜强的操作感,就像下一盘会呼吸的棋。
PVP就更不用说了。单挑擂台、团队帮战——尤其帮派战打配合,有人主攻有人控场,我们经常研究战术到深夜。最燃的一次,我们小队居然掀翻了全服前五的帮派,那天我们在明月城放了一整夜的烟花。
还有各种脑洞大开的探险玩法。比如金字塔迷宫——五个人一起摸黑找路、打怪、拿钥匙开密室,折腾一晚上就为拿最终宝箱,又累又快乐。
而我尤其沉迷家园系统。打完副本就回小屋里歇着,养花、打地鼠——我地鼠打得特溜,经常敲出好东西。还有各种生活技能:炼药、烹饪、炼金……它不只是一款游戏,它曾是我的第二人生。
正因为这些设计,《梦想世界》才能在梦幻、大话等巨头之下打出自己的赛道。哪怕到现在,还有很多老玩家怀念它的领悟机制、策略对战和那股浓浓的江湖味儿。
一名老玩家的自述:这就是我的青春
我是从2007年公测开始玩的,那时我还在上大学。室友拉我入坑,我随手点开,创建了第一个“逍遥侠”——没想到,这一玩,就是整个青春。
2008年,“千里走单骑”副本上线。第一次组队因为不懂机制没少挨骂,但剧情是真吸引人——关羽过五关斩六将,每关Boss设计都极其考究。后来还陆续推出了诸如“秦皇陵”“倩女幽魂”“月球婚礼”等副本,想象力天马行空,它也被我们称作“最敢编的回合制网游”。
2008年九月,坐骑系统上线,水灵鹿登场。为了攒“吉光之羽”,我每天雷打不动做日常,室友说我着了魔。但当我骑上鹿背在明月城飞奔的时候,觉得一切都值了。
后来时装、翅膀、染色都来了,每次出新装,我都要纠结半天怎么搭。大家站在广场上秀搭配,那片江湖,也因此多了许多颜色。
2009年,“天魔殿”开放——那是真正需要排长队才能进的活动。有时候一排几小时,但没人抱怨。大家就在队伍里聊天、说笑,从游戏聊到生活,陌生人成了朋友。那种感觉,现在再也找不到了。
18年IP坚守:改变,是为了活下去
《梦想世界》没成为梦幻那样的爆款,但它默默坚持了18年。出手游、改画风、推续作……它一直在努力跟上时代。
很多老玩家吐槽:“没内味儿了。”他们怀念过去简单的快乐,对如今炫目的特效与复杂系统感到疏离。
但改变,也许是为了让IP活下去。其最新作《梦想世界:长风问剑录》在玩法上做出了新的尝试——“器灵搭配”“自由构筑”,玩家能自定义技能流派,组合出无限可能。这不正像当年“招式领悟”打破常规一样吗?
我下载试玩了一下——装备、坐骑、组队信息刷屏……虽然屏幕变小了,但站在明月城的那一瞬间,回忆全回来了。
装备能继承了,不用反复氪金重铸;赛季制更公平,活动一个接一个——轻量化,却保留深度。你能看出团队在认真琢磨:怎么让回合制更好玩,而不只是更赚钱。
结语
为什么我们会对一款老游戏念念不忘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