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,吴越丧葬民俗题材双人合作解谜恐怖游戏《女吊》正式公开了首支概念宣传片。本作以吴越地区的丧葬制度与良渚人殉文化为背景,主打双人协作解谜玩法,深度还原江浙一带独特的民间风俗与仪式符号。
在最新公开的PV中,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,例如魂瓶、瓮棺等经典长江中下游丧葬器物,氛围阴森却又充满传统韵味。尽管此次宣传片尚未展示实际玩法,但据官方透露,实机演示即将在近期公布,令人期待。
游戏PV现已上线,欢迎访问:Steam商店页

“女吊”之名,源自鲁迅笔下的凄艳女鬼
游戏名称《女吊》取材自鲁迅先生的同名杂文(“吊”读四声)。在绍兴方言中,“女吊”意指“女性的吊死鬼”,是绍兴目连戏中一个经典鬼角。鲁迅这样描写她:“大红衫子,黑色长背心,长发蓬松,颈挂两条纸锭……”。其形象凄厉而艳丽,成为不少江浙人的共同记忆。
在中元节这样一个特殊日子发布PV,并非偶然。江浙一带历来有中元演鬼戏的习俗,用以引导亡魂、驱邪纳吉。而“女吊”正是这类鬼戏中的重要剧目,可见制作组在文化考据与氛围营造上的用心。

不只玩梗,更是文化的沉浸还原
《女吊》在今年BW展会初次亮相时就引发大量关注,试玩排队时长甚至超过一小时,可见其人气之高。而游戏内容也并未停留在表面“玩梗”,而是真正融入了地方民俗设定。
例如,游戏中设计了名为“镜中无常”的双人协作机制,灵感正是来自鲁迅原文中“王灵官执鞭鉴鬼”的情节——一方需借镜辨鬼,另一方则需应对突发状况,玩法与叙事高度契合。

红妆与棺材:浙东婚葬一体的“十里红妆”
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游戏还还原了浙东地区真实存在的婚俗“十里红妆”。在这一习俗中,送嫁队伍延绵数十里,而队伍的末尾竟是一口贴着“喜”字的红漆棺材,寓意“生死同契”,既喜庆又悚然,极具戏剧张力与情感冲击。
无论是器物、仪式,还是视觉风格,《女吊》都试图在恐怖游戏中传递出深厚的地域文化质感,而这或许正是它未演先热的原因。

如果你也对民俗恐怖题材或双人合作玩法感兴趣,不妨将《女吊》加入愿望单,保持关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