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关注游戏行业动态的玩家,最近一则关于叙事咨询公司Sweet Baby Inc.(简称SBI)的播客访谈引起了我的注意。公司CEO Kim Belair在节目中首度公开回应了近期围绕SBI的诸多争议,并详细透露了他们参与《蜘蛛侠2》和《心灵杀手2》等3A级游戏开发的具体细节。
Belair在访谈中提到,Sweet Baby Inc.团队曾深度参与《漫威蜘蛛侠2》长达三年的开发过程,尤其专注于猎人克莱文和哈利·奥斯本(毒液)的故事线设计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她也确认团队对《心灵杀手2》的“叙事节奏与关键角色塑造”做出了重要调整——这一表态,与他们以往对外声称“仅提供轻度叙事建议”的立场明显矛盾,也让很多玩家重新审视叙事咨询公司在游戏开发中实际扮演的角色。
面对如潮的批评声音,Belair表示:“尽管有成千上万的视频在讨论我们,却几乎没有人真正主动联系我们来了解实际工作内容。”她声称SBI一直开放邮件沟通,但“几乎没有收到正经的询问”。然而,这番话与部分公开记录存在出入——包括知名创作者Smash JT在内的多人曾表示尝试联系SBI,却未获回复。这种回应方式也在社区中引发更多质疑。
Belair将游戏开发过程比喻为“叙事战场”,鼓励编剧们“即便个人创意与项目整体方向冲突,也要坚持为自己的想法而战”。这番话让不少玩家担心大型项目的叙事统一性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。谈到“觉醒文化”(woke culture)争议时,她更直言:“当人们反对‘觉醒’,其实是在反对进步本身。”并强调公司问心无愧,“只是尽己所能支持开发者”。
整期播客在玩家社群中迅速发酵,很多人开始讨论:像SBI这样的叙事咨询公司,其实际影响力是否早已超越“外部建议”而直接介入核心创作?这也让我们思考——当外部团队深度参与叙事构建时,游戏最终表达的究竟是原工作室的愿景,还是越来越多受到第三方叙事设计理念的影响?







 
		 
		 
		