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玩家社区掀起的“停止扼杀游戏”运动可以说干得漂亮!它成功团结起全球玩家——或者说,被游戏公司当成韭菜的消费者们——集体反对某些发行商的离谱操作:不仅停止对已售出游戏的在线支持,甚至直接下架游戏,让玩家连单机内容都没得玩。
虽然这次运动的爆发点主要是育碧下架《飙酷车神》并强推二代,但其实这类操作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。像EA每年迭代的《FIFA》和《麦登橄榄球》,旧作服务器说关就关,玩家花几百块买的游戏说废就废。当然,我们理解厂商不可能永远维持每一款游戏的在线服务——服务器要钱、运营要成本,收益也会随时间递减。但玩家最起码应该有权知道:我买的游戏,到底能玩到什么时候?要求发行商提前公布游戏服务时间表,真的不算过分。
而现在,事情有了实质性进展——这场由玩家主导的抗争,即将正式进入英国议会的辩论议程。
根据英国请愿机制,任何请愿只要集满10万个签名,议会就必须进行辩论。而今年七月结束的“禁止发行商永久停用已售出电子游戏”请愿,足足收到了近20万玩家的联署,远超门槛。
最新消息显示,英国议会已正式排期,将于2025年11月3日针对该议题展开辩论。这意味着玩家们的声音不再只停留在论坛和社交媒体,而是真正被纳入立法机构的讨论范围。
不过说实话,情况未必乐观。英国政府早在今年二月就曾回应称:“目前没有修订消费者法中相关条款的计划”,并强调现有法律已足以约束游戏销售方。但至少,我们争取到了一个机会——在辩论开始之前,玩家社群、行业组织仍可继续向议员施压,让他们真正意识到:这不是小题大做,而是关乎数字时代消费者基本权利的重要议题。
游戏不该成为随时会被收回的“租赁品”。玩家投入的不仅是钱,还有时间、感情甚至社群回忆。是时候让发行商明白:卖游戏,不是卖“限时体验权”。